普高新课程新教材“新”在哪? 市教研科研中心专家解读其中亮点 今年9月1日起,我市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已全部使用了新教材。作为全国首批入选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之一,我市现已制定了示范区建设的三年规划。那么,新课程新教材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在育人模式的变革方面释放出了哪些信号?12月8日,示范区建设专家组成员、市教研科研中心高中室主任王明霞对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进行了解读,其中不乏广大学生及家长们关注的亮点。 课程内容体现时代性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精神,新时代将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到2022年前,围绕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进一步健全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具体目标包括: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新课标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学业质量、操作指导等方面均呈现出亮点,更能体现时代性,与时俱进。 新教材的理念新,凝炼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编排新,注重对学生思维复杂化、层次化的培养;内容新,以主题为单元,结构更加明晰;教法新,更加注重真实情景中的教、学、考。 劳动成必修学科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中显示,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除劳动课外,其余13门课都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类别构成,并对应相应学分。高中三年内,每名学生必须修够至少144个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选择性必修不少于42学分,选修不少于14学分。 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年持续开设。 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社会考察等。 劳动课为新增必修学科,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课程内容统筹。 作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我市要求普通高中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促进学校多元化发展,推动区域普通高中教育从强弱分层发展转向特色分类发展。 育人方式将逐步改变 新课程下,普通高中的育人方式将逐步改变。 学科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和互动式,强调“深度学习”“大单元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市将注重“五育并举+特色发展”,即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同时,我市会将思政课建设与新课程新教材研究融合起来,逐步形成具有太原特色的、指向全面发展教育目的和核心素养目标的高中育人新模式。 此外,在教学管理、评价机制、研训体系等方面,我市也将进行积极探索,为将来高考综合改革做准备。记者 张晓丽 来源:太原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