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08|回复: 0

[健康成长] “志”说山西 ——《霍州市志》

[复制链接]

2355

主题

27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46
发表于 2024-3-19 17:5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

 

修志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最古之史,实为方志。”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霍州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辖区内唐尧遗址遗风随处可见可闻。从西周初期始称霍国起,历代设县置邑,设郡置州,清乾隆年间擢升为直隶州,一直被视为宝地要地。因其辖区地处山西南北交通之要冲, 故古代就有“中州重镇”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近3000年来,历朝历代战争频发,李渊反隋建唐的霍邑之战,作为改朝换代大事而载入史册,霍州因此而闻名于世。

《霍州市志》上限追溯到事物发端,下限至2010年底。按照详今明古的原则记述。

 

2013年第一版

 

《霍州市志》共分二十八卷,主要介绍了建置区划、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经济综述、农林水利、工业、商贸服务、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经济管理、中共地方组织、政权、党派社团、民政、劳动人事、公安 司法行政、检察 审判、军事、教育 科技、文化、卫生 体育、文物 旅游、民俗风情、人物、艺文。

 

 

 

建置区划

 

霍州市以霍山而得名,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临汾市北端,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11203',北纬3626'-3642',东枕霍山(太岳山)与古县、长治市的沁源县毗邻,西望吕梁山与汾西县相连,南有汾河一脉相通,和洪洞县接壤,北靠韩信岭同晋中市的灵石县交界。境内地势险要,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冲,素有中州重镇、河东屏障之称。汾河、南同蒲铁路、108国道、大运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建置沿革

唐尧时期,尧都平阳,霍州为其畿内之地。

虞、夏、商时期,霍州皆属古冀州之地。

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武王始封其弟姬处于霍为侯,霍地始称霍国。据考证,霍国古都城在今霍州市西南10里白龙镇陈村。周惠王十六年(前661)晋献公灭霍国后,霍地改属晋国。

春秋战国时期,霍属晋国。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韩、魏、赵三家分晋之后,霍先属韩,后归赵辖,再属魏。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全国后,将全国划为36郡,霍为河东郡属地,郡治平阳。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置彘县,县治今白龙镇陈村,属河东郡,今霍州、赵城、汾西当时皆为彘县地。

新朝王莽建国四年(12)改彘县为黄城,属河东郡。

东汉阳嘉三年(134)改黄城为永安县,县治今白龙镇陈村,仍属河东郡管辖,今霍州、赵城、汾西皆为永安县地。

三国时期,山西地区属魏,魏正始八年(247)夏五月,划河东、汾北10县为平阳郡,永安县改属平阳郡。

两晋时期,置司州统郡,永安县仍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神元年(428),世祖(太武帝)拓跋焘,擒夏主赫连昌,置禽昌郡,治今古县北21里麦城村。太平真君二年(441)改禽昌郡为禽昌县,县治迁杨县,即今洪洞县东南20里处。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永安县并入禽昌县。太和二十一年(498)隶杨县(今洪洞县)。正始二年(505)复置永安县,县治仇池壁,即今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后又迁于今赵城镇东南3里。建义元年(528)置永安郡,郡治永安县,辖永安县、杨县。

隋,开皇初年废永安郡,开皇十六年(596)置汾州,开皇十八年(598)改汾州为吕州,改永安为霍邑县。大业三年(607)撤吕州,霍邑县改属晋州,隶临汾郡。义宁元年(617)置霍山郡,辖霍邑、赵城、汾西、灵石四县。

唐,武德元年(618)撤霍山郡,复置吕州,治今霍州市。贞观十七年(643)废吕州,霍邑县复属晋州。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以晋州置定昌军,贞明元年(915)又改为建宁军。后唐同光初年(923)改为建雄军。此期问霍邑县属晋州,一直未变。

宋,政和六年(1116)改晋州为平阳府,霍邑县属平阳府,靖康之乱(1126)后,河东路所属府县均归金辖。

金,贞祐三年(1215)置霍州,改霍邑为附郭县,另辖赵城、汾西、灵石3县。兴定元年(1217)七月霍州升为节镇军,命名镇定。四年(1220)正月移治好义堡(今洪洞县)。天兴年间又增辖岳阳县。

元,平阳府为平阳路。大德九年(1305)因地震改为晋宁路,霍州归其管辖,州领霍邑、 赵城、灵石3县。至正年间一度去霍邑,不久后又恢复。

明,洪武元年(1368)仍改晋宁路为平阳府,霍州属之。二年(1369)改霍邑为霍州直属地,州领灵石县,仍属平阳府管辖。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升霍州为直隶州,辖赵城、灵石两县。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增辖汾西县。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废除州的建置,始称霍县。

民国3年(1914)5月,全省分雁门、冀北、河东三道,霍县归河东道管辖。民国16年(1927)裁道,被划为二等县,直属省辖。民国26年(1937)9月,为适应抗日战争需要, 全省划为7个行政专区,霍县划归第六行政专区管辖。民国27年(1938)初,日本侵略军占领县城后,霍县改归六专区所设河东办事处直辖。民国28年(1939)全省又改划为11个专区,霍县改属第三行政专区。翌年第三行政专区又分为3个小区,霍县划属第三小区(区机关称办事处,又称路西办事处)。民国30年(1941)9月太岳行署成立,八路军建立晋冀鲁豫根据地,原第三行政专区所属三个小区,改为第七、八、九3个专区,霍县属九专区。民国31年(1942)10月,太岳行署将所辖地区重新划分为4个专区,霍县属一专区管辖。民国35年(1946)8月23日,霍县第一次解放。民国36年(1947)4月24日,霍县第二次解放后,归属翼城临时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1月临汾专区建立,霍县改属临汾专区。1954年临汾、运城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署,霍县改属晋南专署领导。1958年6月,霍县与汾西县合并为霍汾县,县治设于霍县城内。同年12月霍汾县并人洪洞县。1959年6月恢复霍汾县建制, 1961年5月恢复霍县建置,一直属晋南专署。1971年晋南专署又分为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 霍县属临汾地区。1989年12月霍县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为省辖市,1990年6月正式挂牌由临汾市(地区)代管,至2010年未变。

 

 

 

人口

 

明末清初,因战乱、灾荒,境内人口增减变化较大。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霍州人口33708人,到清康熙十二年(1673),人口锐减为12640人。115年间,减少21068人,下降62.5%。

清代中后期,人民生活趋于安定,人口逐步回升。清道光五年(1825),霍州人口增加到19988户、100296人。清光绪二年(1876),又猛增至21万人。51年间,人口翻了一番。清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境内连年大旱,粮食欠收,饿殍遍野,死者无数,外出逃荒者甚多,灾后霍州人口仅剩6万余人。

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口一直徘徊于5万到6万左右。民国元年(1912) 53405人。民国17年(1928),65632人。民国18年(1929)再遭荒旱,民国20年(1931), 人口下降为61631人,3年时间,人口减少4001人。民国24年(1935),霍县人口62153 人。民国27年(1938),日军侵入霍县,烧杀掳掠,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人口大量减少, 到1949年,霍县人口仅为55565人,比抗战前人口减少6586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稳定上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霍县有19490户、73479人,其中:男38167人、女35312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霍县有26429户、123735人,其中:男67536人、女56199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霍县有41264户、196616人,其中:男104925人、女91691人。1990年7月进行第四次人口普查,霍州市有55994户、248163人,其中:男132260人、女115903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霍州市有69611户、274955人,其中:男142316人、女132639 人。

2001年,霍州市总人口277330人,其中:男143503人,女133827人。2002年,总人口279209人,其中:男144021人,女135188人。2003年,总人口281468人,其中:男144464人,女137004人。2004年,总人口283635人,其中:男146848人,女136787人。2005年,总人口285569人,其中:男145845人,女139724人。2006年,总人口287428 人,其中:男145485人,女141943人。2007年,总人口289121人,其中,男147982人, 女141139人。2008年,总人口290812人,其中:男148388人,女142424人。2009年,总人口292481人,其中:男149062人,女143419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霍州市总人口282905人,其中:男145244人,女137661人。

霍州从1949到2010年,61年人口增加227610人,增长了4.09倍,平均年增长2.71%。

 

1949—2000年霍州市(县)人口总量表

2001—2010年霍州市人口总量表

 

 

 

 

农林水利

 

霍州市位于太行和吕梁两大山系对峙之间,中有彘水东西向横流,汾水北南向纵流,两水沿岸平川和丘陵地带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境域内海拔落差近2000米,气候温差大,雨量充沛,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因此霍州自古是个农业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受封建生产关系的制约,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1949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7.24万亩,总产1.42万吨,亩均52 公斤,农业人口人均产粮236公斤。正常年景尚可自给自足,若遇荒年,人们只有靠糠菜接济,勉强维持生存。但霍州人恋土观念重,外出逃荒者甚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型社会制度的建立,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在农业“八字宪法”的指导下,霍州市的水利建设、农田基建、农业机械、种子改良、科技普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的1979年,粮食播种面积27万亩,总产4.56万吨,平均亩产169公斤,农业人口均产粮319公斤。和1949年相比较,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总产提高了3.14万吨,亩产提高了117公斤,农业人口平均产粮提高了83公斤。

20世纪60年代开始,霍州工矿业率先得到发展,成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相比较而言,霍州市的农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发展速度。进入21世纪,京昆高速公路和大西高速铁路建设,中冶、兆光、韶钢等企业先后落户霍州,加之乡村建设占地,城市的扩展,造成耕地面积锐减,但并没有迟滞霍州市农业发展的速度。2010年全市耕地20.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27.64万亩,总产6.67 万吨,亩均241公斤,农业人均产粮324公斤。较之1979年,耕地面积减少6.56万亩,粮食总产增加2.1万吨,亩产提高72公斤,农业人口增加了6.23 万人,人均产粮提高了155公斤。充分显示了新型生产关系的优越性和科学技术的威力。

 

 

 

财政 税务

 

财政,亦称国家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表现为政府的收支活动。

明代,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田赋,另有课钞、商税、银差、力役银,支出实行府、州、县定额存留,其余全部上解。清代,财政收入有田赋、均徭、耗羡、榷税等,支出以上解为大项,小额存留。民国时期沿用清代田赋制度, 后实行新田赋制度,将耗羡、杂税、工商税并入田赋统一征收,改征银两为征收银圆,并征收附加,田赋收入全部上解,地方财政靠杂税、杂捐收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旧的田赋制度,改征农业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工商税收、农业税收和其他非税收入。财政税收体制随经济形势发展变化, 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实行分税制以后,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分设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财政收入来源于国税收入、地税收入和财政本身收入。实行中央、省、市和县级四级分成财政体制。2010 年,霍州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6.56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7亿元。国税、地税收入14.41亿元,财政本身收入2.15亿元。财政支出遵循“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保证重点项目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财政支出分为上解支出和市(县)级财政决算支出。2010 年,市级财政决算支出8.8亿元,主要包括科教文卫、经济建设、行政管理、 社会保障与福利支出四部分。

 2001—2010年霍州市财政收入分成一览表

 

 1999—2010年霍州市财政决算支出一览表

 

 

 

教育 科技

 

霍州市的教育历史久远,从早期的“私塾”到元、明、清时期的“社学”, 教育规模及社会影响,均呈发展进步之势。清末和中华民国时期的战乱,对教育工作有较大影响,但先后创办的几所初、高级小学和初级中学,仍在艰难情况下坚持办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育事业才真正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事业逐步走向正规,政府加大教育投资,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高考达线率逐年提升,升入大专院校学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每年50余人,上升为90年代的100多人,2000年达622人,2003年达1361人, 2005年达1881人,2010年达1870人。

 

 

霍州市的科学技术事业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得到较快发展, 1959年后,县里设置了专门机构--科学技术协会,后来逐步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科技事业蒸蒸日上,小麦育种、小麦沟播、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苹果套袋等科学技术,由示范发展到推广应用。

气象观测和地震监测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1月霍县气象站成立, 1985年后,观测设备自动化进程加快,为工农业生产和各行各业提供有效服务。1975年,霍县设地震局办公室,开展辖区地震监测、分析、预报及地震前兆的研究工作,2007年时有宏观观测点50余处,动物异常活动有常年记录,同时对重点工程、生命线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1952—2010年霍州市(县)中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文化

 

霍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定居生活。由中国古代五大镇山之首中镇霍山,唐名将尉迟恭的帅府衙门霍州署衍生的镇山文化、祭祀文化、官衙文化、廉政文化内涵丰富,五彩纷呈,各有千秋,是尧文化的组成部分。霍州威风锣鼓在唐尧虞舜时期即孕育了其雏形。霍州莺歌、霍州地方书的起源也上朔至唐宋时期,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的指引下, 霍州的文化和文化事业犹如芝麻开花节节升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事业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新局面。到2010年,一是文化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建成了文化活动中心(含群艺馆和图书馆)和中镇文化广场。二是通过“中镇霍山文化研讨会”的召开,霍州威风锣鼓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展示了霍州文化的魅力,提高了霍州文化的品位。三是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成了受市场经济冲击濒临歇业的影剧院、电影公司、蒲剧团等国有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四是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工作卓有成效,广播电视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书法、美术、音乐、文学创作日臻繁荣,档案工作位居全国先进行列。五是霍州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每年举办多次(场)文体活动。2010 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十二项以“和谐之春”为主题的大型文体活动为历年之最。这已形成传统,成为人民群众节日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六是坚持文化下乡,免费送电影、送戏曲到农村基层。199个行政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体育健身场所和文化活动室,实现了全覆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创造了便利条件。霍州市在建设经济强市的同时,也在建设文化强市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卫生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霍州城乡只有少数诊所,由于缺医少药,价格昂贵,民众就医十分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20世纪50年代初,县城建起了公立医院,随后又相继在各公社成立卫生院。70年代初,又将李曹、三教、师庄、阎家庄四个公社卫生院扩建为地段医院,并在各大队建立保健站,培训“赤脚医生”。全县普遍实行了合作医疗,常见的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改革开放初期,大队保健站资金匮乏,农村合作医疗解体,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又成了新的社会问题。20世纪末,卫生制度实行改革,城镇职工居民和农民实行了医疗保险,同时,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乡镇卫生院的设施建设力度。2008年,霍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实施,医疗卫生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霍州体育活动历史悠久。清代和民国时期,民间盛行摔跤、武术、扳手腕、跳人蹲等体育活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体育活动,在机关、厂矿、学校蓬勃开展,民众身体素质得到普遍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进入21世纪,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氛围越来越浓,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

 

 

END

 

期编辑 | 阎雪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