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优简太原 于 2021-11-3 19:53 编辑
谁在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 管住舌头不行,持续不说话会引起语言障碍。说的多了,祸从口出。语言太少,沟通交流不畅,没法做人。 说话真是一件高难度的活儿。最高素养的人表现在会说话,说话拿捏的分寸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技术分解开来是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说多少就合适,多一分变成了连篇废话,少一分表答的不够准确。说话是舌头和两片肉唇的功夫,但必须有其它官能的配合,鼻子要嗅出气氛,眼睛要扫描听的动静,耳朵辨析出对方的噪音和注意力。大脑在后台是导播室,随机应变,随时调整舌头上流出的浓淡度,说甜的还是说咸的… 够累吧。教会人说话,几乎是所有工作中最难的技艺。 学会说话,是人一世的修为。 有人说,心有莲花,就会有一路芬芳,管他别人怎么想,我就有一颗莲花芯,我没有任何坏心眼。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管他怎么理解去,爱听不听。 如果活在深山老林,那就简单的多。莲花开在心上,善良涂在面部。买你帐的不是野兽就是山鸟。想说什么尽情说。爱谁恨谁引不起任何共鸣。可活在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天地,你的话有人听,有人吸收了消化了会引起反应。不经意之间,爱恨情仇酝酿出来。你自己认为的无端,零动机,喋喋不休,哇啦哇啦,一定会扰乱了别人的情绪,动了别人的利益蛋糕。别人掉转枪口对准你,攻击,仇视,让你的尊严受到伤害,威信大幅度下降。活的很累很疲惫。 你还会幼稚的质问自己。为什么呀,我招谁惹谁了?人怎么这样啊,这么坏。真是窦娥冤啊。 坏在自己的舌头上,还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无语了。认知能力千差万别。与读不懂言语内涵的人论理,白费唾沬星子。象成语俗话形容的,对牛弹琴,只能增加牛的食欲。
学会说话,根子不是舌头的问题,舌头只是表答头脑的器官,头脑指挥语言。而人能操控头脑,却需一辈子的努力。上帝造人,就是让芸芸众生的男女,个个一身的缺陷,让人在生命的过程中补漏完善。等到接近完善的时候,垂暮老矣。说话,言语,充其量就是消费人的头脑,头脑是加工思想的东西。直白些讲,人没有思想,头脑仓库它就没货。没货的舌头只有一条功用,那就是乱喷唾沫星子。 唾沫横飞,不污染环境才怪,不得罪人才怪。没办法的事,世上最难左右的就是比轴承还灵活的舌头。轴承缺了润滑油就不转了,可润滑舌头的唾液永不枯竭。
本文无意高高在上的教人说话,怎么说,如何说,神仙也无法掌控你的舌头。但万事下手解决,总能找到切入的口子。企图用心考量,让自己的舌头吐不出金莲,也起码不要让自己的舌刀去割人,伤人。 一条简单实用的法子,就是多说别人好话,将人的坏话尽量咽进肚子里。久而久之,不但舌头被控制住,还能改善了人品。 不信观察男女坐在一起扯淡,往往茶水的佐料都是以人为中心。说别人家的故事,糗事,这个好来,那是坏了,这个胖了,那个瘦了。尤其描黑别人的时候,修辞的一套又一套,攻击了自己不喜欢的人,出了心里的恶气,觉得十分的爽快来劲。而说叨别人的好时,反而酸楚楚的不是味儿。阳光照在别人身上,羡慕嫉妒恨。你讲别人好的时候,人家未必在意。总喜欢在背后对人评头论足,专在指甲里抠臭屎的人,往往给自己种下恶因。
俗世间,生活中哪儿也少不了搅屎棍。因为这是一种类型的人。有的人品底子差,天下要不乱,太安静了,他觉得活的无聊。有的人心眼子不坏,可动舌头不过脑子,为逞一时之快,露精小小聪明,哇啦哇啦的添醋加油,让是非的烟雾越飘越浓。说好和说坏的份量有意思。你在锅里放好多种香料,碗里的汤不一定飘出香味。可在汤锅里扔一块臭肉,危害到一锅汤倒掉。说人坏话的危害性可想而知。还不算无端编排制造的诽谤。恶语种下的罪障是很严重的。 若找是非的根源,简单,就找那条贱舌头。 网络上盛传一句话,别人总说你的好,不是你就优秀,是证明人家的优秀。赞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宇宙之道就是相生相克。人的身上也是阴阳两面的共生体。任何一个人的生命轨迹都在变化中运行。既有太阳的光辉,又有月儿的阴影。有善良纯洁的一面,也有邪淫丑陋的一面。 即使我们不戴情绪的有色眼镜,稍一留意,就可以发现任何人身心的美,同样也可以挑出任何人身心的毛病。 有的人选择了善良,描述别人的美。 有的人刻薄惯了,刁钻的目光总能找到人家致命的缺陷,还要当众宣布。身边若有这种人类,赶紧选择敬而远之。 所以网络又下了定义。 上等人,人捧人。中等人,人帮人,下等人,人踩人。 人本来是不应该分割什么等级的,只是一些人的行为把自己放到了劣质圈里。我们不加思索的注意,凡是喜欢播弄是非的,喜欢抓住别人的瑕疵点生发故事的人,不但在群体内的威信很低,而且最终事业没大的起色。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句话是说言语者是无错的,听话的人倒是值得思考。说话人实事求是,不颠倒,不粉饰,只会赢得人的尊重。但总要用鹰眼搜索他人的缺点,短处,这种人除了舌头问题,人品会很糟糕。人品差的,以踩人为乐趣,注定祸事不断。 你属于哪等人?心知肚明。 我们既然知道做上等人好,就要努力学会人捧人,说别人的好,爱出者爱返。 人学会善良,首先从语言做起。把自己的舌头管理起来。过滤掉带毒的唾沫星子,不会口吐莲花,就把舌头暂时链住休息,给别人多几个无言的微笑也好。 中国古代有那么多圣贤,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述道理。不管一辈子混到什么结果,荣耀家门,还是出将入相,路径基本一条,从修理自己开始。修身呢,基本功夫又是从舌头开始。 民间近年来一直吹捧这个家族,曾国藩家。曾国藩本是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人,可他为人处事的文化磁场盖过了历史的负面评价。他的特点是太会做人,是中国文化品研修身的标本。他是个典型的长期主义者,投机演化为神机,保全的自己寿终正寝不算,家族在盛衰年代,都能繁衍的兴旺。 曾国藩的家训也没什么奥妙之处。只有淡味两个字,慎独。教子育人,一生一世谦虚谨慎,独立为人。慎,就是控制好自己的言语,不能乱说话。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心血来潮,骄娇二字最是害人。象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一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一个小心,基本犯不了大错。独,是较高的自律,即使一个人独处,也不逾矩,把控好自己。 曾氏家族,控制好了舌头,虽是朝廷重臣,伴君如虎,但家国大小事拿捏的恰如其分。保护好自己,少惹麻烦为前提。 千百年来,山东鲁南有瑯琊王一族,百代人才辈出,文臣武将无数,华夏知名。瑯琊王家族有家训,没有大堆读不懂的圣贤金句,比曾国藩的慎独更通俗易懂。瑯琊家族从孩子们起始,就提着耳朵灌输6个字,"心宜善,言宜慢"。
就这么简单,心要善良,话要慢慢地说。 心要善,是行为上的表现,不害人,不坑人,不欺负人,还要同情人,理解人,帮助需要帮的人。人格上尊重所有的人。这一条办到了,成长成熟必定走不歪。 话宜慢,这句家训就得用心思索。慢,表现是说话的节奏和速度。其实是用心控制舌头的要求。具体的告诉你,头脑和舌头是同步作业的,真正会说话,要让舌头转的速度慢起来,而让头脑的思考多一点。这样不但可以表情达意,字字铿锵,更主要的是过滤自己的语言,不随便妄语,不夸夸其谈。每一句话过了脑子,走了心,方从舌头绕出来。瑯琊王这一望族,都谨遵这6字家训,在中古时代几百年不衰。 混沌世界,中医说人的身体是气一元论。教育的再好听,脾气一来,什么都搁在脑后。舌头是发泄脾气的出口,释放不出来还容易郁结在胸,久而生病。一吐为快,利于身心的健康。 人充其量这么短的岁月。呱呱坠地之后,用三年的时间训练舌头,学会说话。但长大成熟之后,又毕其一生,努力做到不说话。到老了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因为天天祈祷的平安顺利,与说话太有关系。 说话,怎么说,既然有这么多讲究,会让许多会说的也望而却步,舌头不会动了。大道至简,禁止一条,少说别人坏话,控住一条,努力去说别人的好。
华为公司的任正非大爷,不但把通信科技事业做到地球的金字塔,把企业搞的巨星灿烂,而且他有了不起的胸襟。肚子里有多大的湖海我们也看不见,只看他的语言足够。任大爷说华为说自己,不见多少好词儿。面对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制裁,欲置华为于死地。这可是你死我活的性质,不次于夺妻害子的黑毒。可任大爷怎么说美国,不信翻翻他的信息资料。他从没有恶言相向,没有泼妇式的发泄。反而走到哪里,总说向美国学习,学习美国的先进。 任正非的善良,人格的伟大,也就不用细描述了。三寸舌头刻化了他。 学会多说别人的好,真实的赞美更好。这不是巧言令色,阿谀逢迎。有的人动机不纯,用舌头的技巧糊弄人,捞取利益油水,包子皮总会破的。 多说别人的好,习惯了就渐渐会改变自己的德性。多说好,你就自然的学会欣赏别人身上的好,眼睛就自然发现人家的好。久而久之,你不善良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