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864|回复: 0

[太原城市]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山西脱贫攻坚答卷】扶志扶智 斩断穷根

[复制链接]

2357

主题

27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60
发表于 2021-2-24 14: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造血式”的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举措。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团结一心,合力“拔穷根”,各项教育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喜人成效,在脱贫攻坚这场大战中书写了一篇篇扶志、扶智的动人篇章。
  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更是如此。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师资是关键。为此,我省实施了“特岗计划”“扩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鼓励优秀教师到乡村支教”“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等一系列举措,努力为贫困地区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其中,特岗计划的实施,在教育扶贫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在全省所有贫困县的县以下农村学校、乡镇中学和教学点,以及此范围之外的艰苦偏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教学点,中央和省级特岗计划已累计招聘输送2.8万名左右特岗教师。
  张杰与王秀秀是2009年我省首批特岗教师。2020年9月10日晚,央视播出“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教师”发布仪式,作为全国特岗教师代表,这对分别任教于临县四中、临县高级中学的特岗教师夫妇成功入选。对于刚入职时,临县最南边那个偏远学校的场景,王秀秀记忆犹新:“当时教师宿舍都是窑洞,因为潮湿,蜈蚣、蟑螂等各种虫子都有,墙壁上、角落里则是成片成片的霉迹……”但王秀秀没有退却。她和张杰组建了特岗之家,坚守在教育扶贫一线,两人骑着借来的摩托车,拿着当地老师画的地形图,一村一村、一户一户地走访,劝回了20余名开学未报到的学生。
  据统计,我省特岗教师期满留任率超过95%。与张杰、王秀秀一样,一批又一批“80后”甚至“90后”大学生,扎根全省最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奋战在教育最薄弱的乡镇、农村甚至山区学校和教学点,为教育扶贫、乡村振兴奉献着青春与热血。
  同时,我省还实施了控辍保学行动、营养改善计划、“全面改薄”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其中,以精准控辍为抓手,全省117个县控辍保学工作全部实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全省83个县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实现所有贫困县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受益学生68.65万;“全面改薄”让包括贫困地区学校在内的全省义务教育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让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上好学
  “如果没有助学贷款,我圆不了大学梦,我深深地感谢国家资助,感谢助学贷款。”这是山西大学学子赵小文(化名)的肺腑之言。
  赵小文来自昔阳,学习刻苦、奋发上进。她3岁时父母离异,母女俩仅靠母亲打零工维持生活,经济十分困难。她们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村里给她们办理了农村低保。小文深知母亲的不易,学习非常努力,2019年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硕士研究生,但这一年母亲突然查出宫颈癌,做手术花费了十四五万元,这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是生源地助学贷款,让赵小文能够顺利地继续学业。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我省建立起了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学段全覆盖的资助体系。令赵小文受益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覆盖全省,仅2016年至2019年便发放贷款95亿余元,受益大学生近150万人次。
  在左权县,还有一项政策助力越来越多学子踏入重点大学校门。左权县曾是国定贫困县,2001年以来的十余年间,没有一名考生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家长不信任、生源流失严重。面向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招生政策,给贫困老区教育带来了重大利好。据统计,2013年至2020年,左权县仅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就有19人之多。同样曾为国定贫困县的和顺县也受益专项计划招生政策,凭此政策考取“双一流”名校的学生累计达700余人,其中考取清华、北大的有38人。
  “这样的成绩都得益于好的政策,得益于专项招生计划在贫困地区的实施。”晋中市教育局局长张海荣说。
  除了全国重点大学,我省高校也积极参与,为更多贫困地区学子接受优质高等教育提供机会。同时,省教育厅还在教育扶贫中积极鼓励开展对口帮扶,全省有88所省示范高中对口帮扶67所贫困县普通高中,贫困地区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师生们积极广泛参与教育扶贫
  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全省教育系统还不断根据实际需求拓展扶贫方式、创新扶贫举措,大中小学校的师生们广泛参与,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自身的力量。
  王治民是山西大学驻静乐县包村工作队队长,扶贫之初,在入户调研、走访村民的过程中,他便强烈地感受到,村民们的最大困难是收获的农副产品卖不出去。随后,他带领工作队反复调研,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并提出消费扶贫建议。很快,校工会便采购了帮扶村村民的25万余斤土豆,村民们高兴得直翘大拇指。之后,他们又不断创新消费扶贫办法,如“学校食堂定购”“职工福利团购”等。他们的消费扶贫工作经验先后被省市县和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征集为驻村帮扶典型案例。
  “甘薯产业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脱贫致富路!”这是近年来,平陆县张峪村和大涧北村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我省高校开展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张峪村和大涧北村是太原师范学院结对帮扶对象,两个村子均位于沿黄河片区,80%的耕地为旱地,在周密走访、调研和摸排后,驻村帮扶工作队发现,两个村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特别适宜薯类生长。“有销路吗?”“挣不了钱怎么办?”面对村民们的质疑,工作队队员们带领28户贫困户选优良品种开展种植试验,结果部分新品种亩产达8000斤,产值突破5000元。“从没想到一年能赚这么多钱!”村民张麦亮家的年收入翻了一番,他逢人便高兴地说。村民赵随科感慨道:“工作队队员教给我们的‘致富经’传遍了大街小巷。”现在,甘薯已成为两个帮扶村的主导产业,甘薯产业链也逐渐形成。
  山西农业大学利用农业科技助力脱贫,成效显著。常明昌教授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学校扶贫工作2018年获评全国省属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个典型项目之一;学校教师的科技扶贫事迹2019年入选全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扶贫典型事例汇编;该校还开展了“助力攻坚深度贫困吕梁行动”,专家教授们带领项目团队在多个县市全面推广示范项目,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了人才、科技支撑。
  忻州市教育局部署开展了“小手拉大手,脱贫一起走”主题活动,让广大师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扶贫中来。该市偏关县陈家营乡黑山村张成(化名)40多岁,因与妻子离异,母亲常年有病,两个女儿正在上学,全家以种地为主要收入来源,负担较重,他一度思想消沉。上二年级的女儿经常有板有眼地对爸爸朗诵“脱贫致富贵在立志”“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等顺口溜,时间长了,他也静下心来琢磨,积极主动谋求发展。2018年,张成在乡政府的帮助下办起了养羊场,目前共养优种羊200只,年收入达4万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从精神、行动、骨子里时时刻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让乡亲们‘身体好、心情好、有钱花’。”山西医科大学派驻右玉县小油坊头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姜瑞鹏的话掷地有声。
  “一人成才,全家脱贫”,授之以渔的教育扶贫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

优优简简,百怨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