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104|回复: 0

[焦点话题] 立冬丨朔风起,万物藏,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来了

[复制链接]

2357

主题

278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58
发表于 2020-11-7 10:3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本帖最后由 优简太原 于 2020-11-7 10:37 编辑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薄薄的一层雾纱,轻笼在静逸的山间,浸染思绪的落叶,给大地换上了新装,时光再一次见证了季节的交替。朔风起,万物藏,11月7日7时14分,我们在甜美梦乡中迎来了立冬。“立冬”节气的到来,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此时节,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草木凋零,叶半青黄。


▶▶立冬知识
每年阳历的11月7日或8日,太阳达到黄经225度时,“立冬”节气开始。天文专家表示,对“立冬”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粮入仓,菜入窖”,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冬天气
进入“立冬”节气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日趋明显。因此,这个时节,大家要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心血管等疾病发生。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滋阴潜阳、填精补髓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鲫鱼、乌鸡、莲子等,同时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既能补充维生素,也可以提高抵抗力。

▶▶立冬三侯
我国古代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并由此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习俗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民间以丰富多彩的习俗盛情迎接“立冬”。

●祭祖饮宴
旧时,立冬这天,人们还要举行祭祖祭天的活动。即便再忙的农人也要在家休息一天,杀鸡宰羊,准备时令佳品,一方面祭祀祖先,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一方面祭祀苍天,感谢上天恩赐的丰年,并祈求上天赐给来年风调雨顺;而祭祀仪式后的酒食也可让辛苦一年的农人,好好犒赏一下自己。

●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对于“吃货”来说,冬天是“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的季节。

●吃甘蔗
“立冬食蔗齿不痛”,咬下一口脆脆的甘蔗,清甜的汁水包裹整个口腔。在潮汕地区,当地人认为此时吃甘蔗,既能保护牙齿,又能滋补。

●补冬
立冬后,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在南方,人们会吃些滋阴补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鱼肉等,有的还会和中药一起煮来增加药补的功效。
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在旧时苏州,一些大户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助阳的功效。通常每到立冬节气,苏州中医院以及一些老字号药房都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为市民煎熬膏药,销售冬令滋补保健品。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

▶▶立冬养生
立冬后,生活中需要注意五“点”。

●多“点”水 常喝白开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季一般每日补水量应在2000~3000毫升之间。

●进“点”补 冬天是养肾的时节
冬天属于“闭藏”的季节,在中医来说肾主封藏,也就是说冬天是养肾的时节。冬天通过进补,养肾,可以使肾“精”更为充盈。
阳气偏虚的人,选羊肉、狗肉、鸡肉等。气血双亏的人,可用鹅肉、鸭肉、乌鸡等。不宜食生冷燥热的人,选用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出“点”汗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

户外活动可促进热量产生,出点汗,能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功能。锻炼时要动静结合,跑步做操只以微汗为度,汗多泄气,有悖于冬季阳气伏藏之道。

●护“点”脚 寒从脚底生
“寒从脚底生”。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冬季健脚即健身。

●通“点”风 多开窗通风
冬天家里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章来源:长城网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优优简简,百怨不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