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着全球性提前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青春发育期提前到来和青春文盲期完成的缩短化两个方面。这种青春发育期普遍提前趋势,给社会和教育带来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也使青春期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和种种危机与困难更加明显地表现出来。也给我们教育者带来了挑战。教师不了解心理学知识真的不行了。 心理学书上描述: 青春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使身心发展在这个阶段失去平衡。生理上的快速成熟使少年儿童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使他们仍处于半成熟状态。成人感和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根本原因。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 由于生理的成熟,少年儿童在心理上产生自己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成人感的内容包括: 第一,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第二,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第三,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第四,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母亲的羁绊,而有自己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因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青春期儿童出现心理的闭锁性,使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这是因为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所致。另外的原是,这时的少年儿童认为成人不理解他们,而对成人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又增血闭锁性的程度。但是,与此同时,少年儿童的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并得到他人的理解。这种开放胸怀的愿望促使他们很愿向同龄朋友推心置腹。其实,他们也希望在一 定程度上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成人友吐露心声。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青春期儿童通常要表现成人式的果敢和能干,如获得成功或取得良好的成就会享受超越一般的优越感 与成就感。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挫折感,这两种情绪体验常常交替出现,一时激情满怀,一时低沉沮丧。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这些心理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在实际工作中,最主要是要跟学生交朋友,走进他们的心灵。李镇西老师说:学生对老师敞开了心扉,我们就成功了一半。 青春期教育,主要是中学生“第二次断乳期”的心理现象、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我们教师主要要了解这个时期学生表现出来的特点: 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青春期自我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他们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如身高、胖瘦、体态、外貌、品位,并喜欢在镜中研究自己的相貌、体态,注意仪表风度。青春期儿童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他人的良好反应,体现着自我欣赏的满足感;对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 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中学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少年儿童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老师们应该在学习上多鼓励与表扬他们,给他们信心。 3.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他们认认真真地看待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自我评价中,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非常敏感。教师要针对每个个体有的放矢的评价。不以成绩论英雄。 4.有很强的自尊心 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他们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会感受极大的积极性,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据。 学习了以上的原理,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对青春期的学生真的不用大惊小怪,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书里的五个案例,主要采用以下的原则: 1、 正面教育原则(班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 预防性原则(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性格特点) 3、 社会化原则(学生与社会的相融、个性与社会的统一) 4、 适度性原则(推荐不同年龄的读物、教育刊物。) 5、 保密性原则(跟学生书信往来,承诺保密) 6、 交友性原则(攻心艺术) 7、 多形式教育原则(各种课外活动,比赛,让学生大方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