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太后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她的祖籍是冀州,今河北衡水。她是南北朝时代,中心盘踞在东北地区的北燕国皇帝之后。祖父是皇帝,父亲是大官。含着金汤匙长大,天生为千金之躯的小姐。不想刚未成年逢北燕被灭国。冯女沦落为北魏的俘虏,成了奴隶性质的婢女。凤凰落架不如鸡。冰火两重天的际遇,使冯女自幼饱尝了人生的苦辣滋味。既享受过人间极致的奢华,又受尽了草根饥寒漂泊的艰辛。
受北魏朝廷做皇帝嫔妃的冯氏姑母照应,天生丽质又聪颖的童年冯女进了宫廷。她的心计,她的美貌,使她展示岀常人无比的媚力,迅速成为皇帝的爱妃,并很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冯女典型的双重性格,身上有斩钉截铁的男英气概,又有温婉多情的淑女风情。她和文成帝拓跋濬心心相印,恩爱有加,是一段可以单本文学塑写赞美的爱情佳话。可惜好梦不长。文成帝拓跋濬年轻就突然驾崩。冯皇后哭的死去活来。在龙体火葬的柴堆前,冯后竟然扑进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欲和丈夫同往天国。幸亏抢救及时,昏迷不醒的冯皇后被从火中拖出,还奇迹般完好无损。
那年冯后才25岁。
是上天的考量吧。沟壑有多阴深,高山就有多挺拔。年轻的冯后经历过几重天崩地裂般的人生遭遇,她沒有倒下,反倒挫伤催熟,青年老到。从此她走上皇庭政治舞台。初显整理乱局的才能,她杀死权臣乙浑,选贤任能,保持了北魏王朝权力中心稳定。她有高超娴熟的政治天赋,又有平民化,接烟火气的简朴生活。冯太后没有堂堂正正象后来的武则天一样,凤坐龙椅。她一直以太后身份参与朝政,持续25年,成了北魏皇朝的实际操盘人,决策者。
大同是北魏都城,就在冯太后临朝年间逐渐繁荣繁华,后来百年兴旺,举华夏而仰望。
冯太后作为嫡母,扶佐儿子献文帝多年,并以祖母身份一手培养了北魏雄才大略的孝文帝元宏。
有史说,冯太后私生活糜烂,因为儿子献文帝干涉了她的私生活,杀死了她的男宠。然后才报复毒死了献文帝。她的铁腕执政风格,她主张推行的几条改革措施,包括"均田制""三长制”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北魏时的民族大融合,儒道释文化的兼容,北魏迁都洛阳等措施,让东方文明浸润到华夏中原外的广大游牧文化地区,在世界史上也是闪闪发光的一页。
为了中华大一统,北魏孝文帝决定从平城迁都中原洛阳了,冯太后没有去。她太热爱平城(大同)这块宝地了。她在北魏王朝纵横捭阖了25年,49岁时去逝。去世之前就造好了方山永固陵。活着与平城相守,死了也做平城的永久守望者。
冯太后的皇陵十分简朴。解放后曾经做过挖掘和考查,只有少量的几宗稀罕物件。按北魏当时的建筑艺术水平,我国北方存留至今的大部分艺术瑰宝,包括云岗石窟,敦煌石窑,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等,都是北魏朝的杰作。可是冯太后没有耗资建设自己的豪奢阴窟。可能她有自己的先见之明,宁愿孤独的坚守一处黄土堆,而把伟大的艺术资源留给千秋万代。
大同真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文化内涵丰富,值得思考的东西很多。
怅然永固陵,不尽千古事。
冯太后不仅是大同的,也是世界的。她有许多丰富多彩的生平故事动人心魄。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有血有肉的女人。传说的很多,该写的太多。她的政治作为,端到世界历史风云的星空,也是十分耀眼的巨星。相比上述的几位女圣,她更具有独具的亮色。她的为人行事风格,太有借鉴的现实意义。
大同人,不必沾沾自喜几座高大的寺殿和城门楼子。应该潜心研究一下过往的历史。历史的真正灵动,还是人。冯太后,很值得去聚焦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