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太原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免费发布信息
首页
门户
门户
BBS
舌尖山西
古迹山西
文化山西
旅游山西
发展山西
声色太原
吃喝玩乐
亲子互动
游山玩水
龙城之恋
房产楼市
装修家居
教育培训
上班一族
寻人寻物
二手
车行太原
顺丰拼车
生活服务
商务服务
原创
便民
婚姻
健康
收藏
美食
心情
大学城
优简太原
»
门户
›
生活
›
游山玩水
›
胡说 | 山西——老沙堡·人文服饰篇(二) ...
猜你喜欢
返回列表
查看:
1022
|
回复:
0
胡说 | 山西——老沙堡·人文服饰篇(二)
[复制链接]
池鱼
池鱼
当前离线
积分
862
204
主题
63
回帖
862
积分
高级会员
高级会员
, 积分 8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 积分
高级会员
, 积分 8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 积分
积分
862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10-20 1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来自山西
百年前的穿戴打扮,看留存的照片,女人对襟老袄,裹腿下的三寸金莲。男人大辫子,瓜皮帽。经过辛亥革命了,又解放了,城里体面人穿起中山服,偶也有西服革履的。半个世纪前的沙堡村,还是一片老风景。
村里最怕下雨天。村街都是土道,从冬到夏,没见过干净的时候。每家街门口堆着家禽畜圈清出的粪便,还有日常倾倒出来的垃圾。太阳晒的蒸发,鼻子里闻的各种味道清晰可辨,鸡粪羊蛋子猪巴巴,还有过往的大牲口牛马粪,脏兮兮的滚战惯了,倒觉得是活的实实在在。窜来窜去的野狗,不时和刨食的鸡群打闹。有些人家放养的母猪带着成群的猪娃,悠然自得的拱食找吃的。鸡鸣狗叫猪嗡嗡,婆姨娃娃的叫嚷哭闹,分分钟都不间断。鸡下蛋了呱呱叫,羊下娃子舔胞衣,母猪一窝能生十八个娃。见了不稀罕。谁家有多少猴鬼,前街还是后街圪道谁家生养了好儿小子,谁病的不带动,谁家婆姨和汉闹架了,都是平常溜嘴的舌边故事。
村里人的穿戴打扮,是女人的营生,是每户人家婆姨们最重的活。婆姨们解放了,是再不用裹小脚,大脚慢慢时尚了。穿裤架衣,很少数的人买工业服装成品。一般是赶会的时候,到集市上扯了布,回到自家缝制衣裤。吃粮吃菜是生产队统一的分配,穿衣有限制,发布证。扯几尺布是规定的,有钱无证也白搭。
每一块布条都不会轻易扔掉的。裁衣剩下来的边角料,都不扔,要小心攒起来。它是纳鞋底用的原料。做鞋底子很废劲,出了糨糊,将碎布头一层层粘起来,晾干后成了硬板块,然后画了脚样剪成一片片的,摞成厚约一厘米多,然后用麻绳一针针纳成结实耐磨的鞋底。锥子扎孔,粗针双向硬扯,满鞋底是密密匝匝的针脚。就是矫小的婆姨,有力无力的都得受这个罪。
一般人家不买胶底鞋。布鞋看着硬绑绑的,也吃不住每天在泥土世界踢蹬,一年总得穿烂好几双。鞋帮子前头先烂。脚趾头露出来,见怪不怪,谁也不笑话谁。为老小后生们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杀鞋”,土话说“杀嗨”。怎么就叫杀鞋呢?大概杀鞋是坚硬的意思吧,能踢杀一切硬物。鞋帮子前加叠一个带皮的三角,看着就虎气。外婆经常给我兄弟俩做杀鞋,穿的多了就不喜欢,粗笨不美观。小孩喜欢洋气的东西,杀鞋老土。这类手工纳底的布鞋如今已到历史的博物馆了。
每个人家的婆姨都是全家衣装的制造人。外婆的营生很繁重,很少有歇缓的时间。一日三顿饭,呕烟擦火,做的吃过,又收拾洗碗涮锅。紧接着又出猪食,喂羊草。刚坐到炕沿上,随手就是纳鞋底子,或者给衣裤的破洞打补丁。刚想消停一阵儿,饭时又到了。
棉衣裤很不耐磨。村里人自打早晨一爬起来,手脚就不停的动弹,衣裳就不停的磨擦。新衣不出一月就会破。上衣的胳膊肘,裤子的膝盖,屁股蛋两边,经常就蹭出窟窿。于是找岀破布,剪成圆型或方型,打成补丁的布很少有同料同色的。随便到十字街环视一圈,几乎人人补丁衣裤。有肋脦婆姨营生粗糙的,有不讲究的,灰的兰的绿的,针脚七歪八斜,补丁摞补丁,三层五层,衣裤七彩云飘。土堆里活着的,谁也不笑话。消灭了补丁衣,大概到了上世纪80年代了。化纤衣便宜又耐穿,告别了补丁,算是服装翻身革了命。
老式的衣裤,年轻人没见过。我们5、60年代生人大概是头几批系腰带的。以前的老夹裤,老棉裤影视剧中有见。一刬黑色的粗布,上是拳头宽的白边沿,裤腰上没有襻,宽大的象麻袋口子,提到肚不脐上,左右一掩,红腰带一搂拴个疙瘩。裤裆一圪堆,想起来也蠢笨可笑。祖辈的爷爷奶奶们都这样穿过来的。上衣起初也没衣扣,唐装式的对襟开口,冬夏一个模样,色调不是黑就是灰。
文革前,许多人家还保存有手工纺机。我外婆把棉花纺成棉线,然后用颜料煮成绿色灰色等,再用粗笨的毛衣针给我们织棉线衣,棉袜。
沙堡的冬天很冷。村里的房子都矮小,基本是小平房,少见有斜坡瓦房的。小街圪道挡不住横煞的西北风。就这样,农闲了,背阴朝阳处堆着闲叨歇的男女。冻的稀溜稀溜的呵气,不流鼻涕的稀罕。有手帕的不时擦一把。多数人顺溜方便,用袖口一抺。袖口处都是亮光光的,鼻涕粘液涂抺久了,象一层漆皮。那时的人耐冻,哪有内里套的秋衣衬衣,薄薄的一层棉衣裤直接贴着肉皮。风虫直接从四面的衣口窜入,飕飕的冷的蜇人。有的棉衣做的不成材,胳膊一往上抬,白哗哗的肚皮裸露出来。
做了新衣,或买了新衣,只有在两个时间出来剪彩。过年了,日子过的再紧巴,除了剃头剪长毛,也得穿身新衣裳。还有赶会看戏。祁县贾令镇是千年的商埠流通地,每年冬夏有好几个大庙会。还记得有内蒙古一带贩马卖牲口的也过来热闹。赶会了,又请了戏班子,这就是老百姓的节日。新衣装穿起来,脸盆里洗一把灰头土脸。喜气洋洋。
村里人吃的是井水。那时地下水还很充盈。村东头那口小井,都不用绞绳和辘轳。找一根天然的带钩木棍,也就不到3米长,钩住铁桶就打上来井水。我外婆家用水最方便,后街的十字街并列两口井,是半个村主要的水源。一天到晚挑水的不断。
井水多自然不如自来水管子,还得壮汉劳力去担。人家里用水都节俭,洗碗涮锅一水加二水,老年人至今变不了习惯。至于个人讲卫生,消费的水量不大。早晨洗一把脸是必须的,至于晚上嘛,泥土滚战了一天,黑糙污滥是自然的。外婆念叨的多了,铁盆里泡一下脚,一盆黑水。多数是一骨碌滚进被窝里,反正黑灯瞎火的,脏不脏不影响生活的大局。经常有人念叨,带吃带喝的,洗不洗能咋地。
人的面貌,穿衣戴帽。追求好看,修理头发也重要。奴儿们好说,头发一长,扎起两只小辫子。大姑娘猴女娃都一种发型,俏一些的,拴头发的系根好看的红绳。后生们就麻烦了,头发长了就得剃刀理发。哪象现在有发型师,美发师。偌大的村子没有理发店。手巧的会使一把剃刀,求到人家门上,肥皂水,洗衣粉水泡沫了头发。实在穷的,抓一把碱面子也能洗头。蹭蹭一阵子刮掉。过刀后,老少一个发型,锅盖头。再好看的后生,剃刀整过后,马上变成二丑模样。有些俏后生,索性剃了光头,包上一骨碌的白羊肚巾,有的用色条毛巾。尤其一些赶马车的年轻人,衣褂子开敞,露着二股筋红背心,花哨的鞭杆子耍的一个溜,空手一甩,啪!啪!看起来太彪了。尤其见了一群好看的奴儿,那精神头好阳刚,拽的模样,至今难忘。
奴儿们的衣裳红祆绿裤的多,花色也单调。闪亮的就是一块头巾。有手巧的自己织围巾,好看鲜艳的花边式样,美的总是那么单纯。那阵儿自由恋爱才兴起来,交个异性朋友象做了贼。有人看到男女拉过手,不得了,那会新闻到全村老少。媒婆说合婚姻还是大路。媒婆一拉扯,两厢说定地方相个面,还不讨厌,行。又问问家庭情况,人口经济,反正都是门当户对的,种地的受苦人,一个字,穷。置办新婚的好衣裳,是毛料布做的嫁妆。缎面做的被褥,那是豪华级别的。陪嫁多几个包裹,登一双绣花彩云鞋,羡慕煞未婚的猴奴儿们。
猴鬼们夏天光脊梁的多,满大街的裸体风光。冬天扣顶布帽,带耳朵的挡风。衣裳的故事,基本涉及不到美观的意思,遮风挡雨。过日子,熬日子,猴鬼们盼着的就是快长大,好梦也不多。长大后也和赶车的大哥一样彪,持一根鞭杆,驾驭几匹好马骡子。
天黑了,上炕前,脱下了鞋帮子,啪啪在炕沿底磕几下,把鞋里的泥土倒出来。一骨碌栽倒睡了。
夜来是夜来的事,明日太阳岀来又是一天。
(待续)
(via: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胡说胡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模式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写好了,发布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电话:0351-2871010
工作日 9:00-18:00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