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 九朝古都,“龙兴之地”, 曾经多少豪杰在这里问鼎; 但太原, 为什么是一座有“头脑”的城市呢? 其实这是一个文字游戏。
第一缕晨光照耀着太原古县城。 一碗平淡无奇的“头脑”, 就足以太原人站在早餐鄙视链的顶端。
早年太原人天不亮就起来吃“头脑”,也叫“赶头脑”,需要挂灯笼照明。非常暖胃、非常滋补,看起来难喝,实则令人拍案叫绝。 在这里, 世界最早大型石刻大佛静坐山巅, 世界最大皇家祠堂彰显傲人历史; 如今的双塔“丰碑”依旧守护着整座城市, 21座跨汾大桥紧密联系,夜夜璀璨至极。 曾经的“山西煤老板”刻板印象一去不返, 如今的汾河水也变回一股清流。
龙城大街,正在向全国乃至世界宣告太原发展的雄心壮志。 本文作者拍摄太原3年有余, 在他的镜头下, 这里不仅是一名摄影师眼中的太原, 还是一个太原人眼中的家乡。 撰文、摄影:郭宇峰(追光纪)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人,曾拿着相机走过许多地方,但直到27岁那年才回过神来,选择用相机记录自己家乡的模样。虽然就年龄而言,这种记录行为好像略显姗姗来迟;而且偌大的城市,最开始的着手拍摄会让人茫然无措。但当一张张照片呈现眼前,我才发现我的家乡如此美好,一切并不晚,太原一直在平心静气地等着我好好看看“她”。 龙城之源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别称,成都的别称是蓉城,广州是“羊城”,重庆是“山城”,哈尔滨是“冰城”,而太原的响亮别称是——龙城。
夜幕降临前,雾气弥漫的晋祠殿堂显得格外幽静。 太原之所以叫龙城,是因为太原曾经出过数不胜数的帝王,一千多年前人们在太原天龙山脚下为纪念晋王唐叔虞兴建了一座祠堂——晋祠,晋祠背后的天龙山也被称之为龙脉。 如果你问一个太原人,太原有什么值得一去的地方?九成都会告诉你“去晋祠”。
鱼沼飞梁是一座十字形桥,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可以理解为是我国最早的水路立交桥。 晋祠经过一千多年来多次扩建,才有了今天如此规模的建筑群。除历史意义外,晋祠在建筑、绘画、书法、雕刻和铸造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
晋祠涌出的难老泉哺育着晋源大地,李白曾为它挥墨“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 双塔之下 每座城市都有“丰碑”,记录并见证着整个城市的历史发展与变化,这些“丰碑”是整座城市的脊梁与灵魂。印刻在太原市徽上的“双塔”在太原东山已矗立400余年,时时俯视着整座城市。
夜幕中被灯光点亮的双塔寺,是每个太原人最熟悉的景观。 双塔是太原人对永祚寺双塔的简称,其中舍利塔高54.78米,文峰塔高54.76米,是我国留存古建中最高的双塔。它们就这样陪伴着一代一代太原人成长,就像陪着它院落里的牡丹凋零又盛开。
高耸又古老的双塔守护着这片土地 龙城蜕变 作为省会,太原这个名字在全国范围内的存在感似乎并不强烈。从一个老牌的工业城市转型发展旅游及新能源,曾经提起山西就想到“山西煤老板”的刻板印象一去不复返,但迎来的是一片城市新气象。
和你的爱人在太原万亩生态园启春阁俯瞰如今太原的辉煌全景,是一件惬意浪漫的事情。
夜晚的太原南站,对于外地旅人,城市的入口影响着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
山西省体育场,由于外形酷似灯笼,人们称它红灯笼体育场。可以同时容纳6万人观赛。
太原理工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市图书馆外形酷似摆放着书籍的书架
太原市图书馆建筑总面积5.6万平方米,是全国第三大省会图书馆。每天一早门口都会排起数百米来这里求学的人。
夜晚的太原高楼林立,一辆辆车辆从立交桥穿梭而过,汇聚成灯光的河流。 (via:转载自今日头条号“国家地理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