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菜】酱梅肉
酱梅肉是晋商庄菜代表菜,也是粉蒸肉、小酥肉等晋式三蒸中的第三蒸。而这道菜与晋商常家的创业始祖常威有关。这个常威自然不是电影《九品芝麻官》里「我看见常威打来福」,并且迷奸戚秦氏,还把戚家13口加一只狗全杀掉的那个常威。而是出自车辋常家的清朝山西富商常威。 所谓的车辋常家,乃是出生于山西晋中市榆次区东阳镇车辋村,从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代,沿袭150多年的山西商人常家。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朝弘治年间,从山西太谷县惠安村迁来榆次,原本是依靠为当地大户放羊为生。在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后,家道渐丰。常氏从第6代开始经商,到第8代常威,更发展成近代晋商中最大的商业集团之一。 常威生于清康熙20年(1681年),20岁时只身徒步赴河北省张家口经商。他恪守晋商一贯节俭勤劳的传统,虽身带川资,却坚持不动用,只靠着沿途替人卜卦所得解决食宿。经过约10余年艰辛积累,终于从靠背着褡裢做小买卖的「行商」,发展成为拥有自家小店面的「坐商」。因当时仅经营晋产「大布」,门面取名为「常布铺」。 几年后,他的3个儿子均随父来到张家口。老二万旺在当地置地务农;老大万玘和老三万达成为父亲的左右手,父子3人同心协力,历经10余年奋斗,使常氏在张家口的事业迅速发展。到常威告老还乡时,常家在张家口已设立「大德常」和「大德玉」两个字号,分别交由万玘和万达经营,常氏兄弟发展成为张家口地区的两大商业集团。 常万圮去世后,常万达继承了父兄开创商贸事业。18世纪中叶,俄蒙对产于中国南方地区的茶叶需求与日俱增。尽管这一时期,中俄双方先后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恰克图条约》,明确把恰克图定为两国通商之地。 乾隆年间,中俄《恰克图条约》已经签订了10多年,然后贸易额数一直在数万卢布没有进展。这时,目光敏锐,胆略过人的常万达看出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于是他筹集所有可筹集的资金,并将张家口经营的「大德玉」字号改为茶庄,利用清政府给赴俄边界贸易商人开创的一切便利,把握市场情况,研究俄国需求,决定以荣叶贸易为主,兼营丝织品、瓷器、手工艺品等。 他所开闯的「万里茶路」,投了巨资在福建的武夷山购买茶山,在采摘加工后,再经由陆运、水运与驼运等行程7000余里路程,到达恰克图进行交易。后来又逐步深入到俄国境内,乃至欧洲列国,全程达13000余里。 实际上,马克思谈到中国有两篇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恰克图贸易》。这篇文章里,马克思做了很多的统计数字。据我所翻阅的资料考证,在恰克图贸易的中国商人有20多家,其中两家是非山西籍的,好像是北京一家,新疆一家。剩下全部是山西人,就是恰克图贸易是由山西人垄断的。 从恰克图贸易来讲,在这个问题上,最早研究的是渠绍淼先生。他在《山西外贸志》未刊稿里面收集到一条很珍贵的史料,也就是格兰顿将军周游世界以后,国人问他什么足以向大家称道?他说,足以向大家称道的是,犹太人在世界上经商颇为有名,但是胡服辫发之中国小商人,迫使犹太人让出了很大一部分市场。这里所指的胡服辫发之中国小商人,主要就是山西商人。因为恰克图贸易主要是山西商人垄断的。
而山西商人垄断的恰克图贸易市场,当时占到了俄国对外贸易的49%,占到中国出口贸易的19%。 这里谈的酱梅肉是一道腐乳酱与五花肉同蒸的山西菜。这道菜就是我们上面所谈的常威误打误撞所发明的。常威晚年将生意交给儿子们经营后,自己则是专心教孙子读书。在与孙子们吃饭时,常威发现这些小朋友似乎嫌五花肉太腻,常常挑出来不吃。 一次有人给他送来一腐乳酱,常威灵机一动,将白肉蘸着腐乳酱吃,竟然变得咸香而适口。于是他便叫家里的厨子每次做五花肉时都要加腐乳酱一起蒸,久而久之,这道菜便在在晋中一带传播了开来,成了一道山西的经典菜色。 不过至于这道菜中间的「梅」来自何故,则是没有个说法,不过山西大同有一道和这道菜做法类似,但是是与杏干同蒸的叫「杏梅肉」的菜中间也是有个梅字,也同样不知何故。只能猜测可能是因为成菜如梅色而得名了。 酱梅肉的做法是先将带皮的五花肉块冷水下锅后,加葱、姜片先煮30分钟,然后取出放凉切片备用。接下来调腐乳汁,将3块腐乳酱加盐,多一点的糖,以及加了花椒、八角、桂皮与陈皮的花椒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将切好的五花肉片一片一片地沾上腐乳汁,再皮朝下一片片依次排入碗里,封上保鲜膜后大火蒸40~50分钟即成。 北京人常吃的褡裢火烧的褡裢二字,是因为其外形如同古时人们用来装钱物的一种长方型袋子「褡裢」而得名。而褡裢在山西又被称为「捎马」。现在山西常家祠堂中供奉的「捎马」已经供奉了一百多年,而这捎马的主人,便是被称为常氏「发迹祖」的常氏8世祖常威。 (via:转载自今日头条号“惊奇日爆”)
|